4月7日,江門市珠西物流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鶴山市耀能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鶴山市翔鶴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鶴山市潤林實業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并分別與我市珠西物流管委會、共和鎮人民政府以及文廣體旅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鶴山市領導劉志剛、張華景、陳文光、胡國偉、陳文,四大公司、各鎮(街)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儀式。
在與會領導的見證下,共和鎮政府與鶴山市耀能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鶴山市珠西物流管委會與江門市珠西物流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鶴山市文廣旅體局與鶴山市翔鶴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受鶴山市委書記劉志剛委托,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華景在儀式上表示,四個公司的成立,是新開局、也是新起點,希望國資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作為,做出新的更大成績。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企業發展的主題主線,通過企業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現代化企業制度,讓企業回歸市場,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完善提升生產方式,促使我市國有企業更好地融入我市經濟發展。要強化“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市委、市政府殷切希望國資國企全體干部職工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國資國企要創新經營理念,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主動尋求戰略性投資,創造更大回報,推動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爭當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要全面加強國有企業管理水平,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國企改革的全過程各方面,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沖刺全國工業百強縣,爭當廣東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奮斗目標,“拔頭籌、爭上游”,認真履行職責,規范經營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在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的過程中,要注意防范和化解不穩定因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作為鶴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近年來,鶴山國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產業、抓項目,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取得較好的成績,充分發揮了國有企業穩經濟的“壓艙石”作用,展現了國資擔當。為促進鶴山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發揮國有企業的頂梁柱、主力軍、先鋒隊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以及江門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著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行謀劃、部署,著力構建集群發展的“大國資”體系,推動國資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的同時為地方政府提供新的財力增長點。
致力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物流新城和重要商貿中心
江門市珠西物流發展集團公司定位以現代物流服務、大宗商品交易、園區招商引資及管理等為核心業務的現代服務業投資運營發展商。集團旗下鶴海投資有限公司、鶴鐵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以及中鐵珠西國際陸港產城投資有限公司以江門北站貨運站場為基礎,圍繞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積極承擔和參與重點產業平臺建設,重點參與珠西國際陸港和珠西物流產業新城項目建設和運營,業務涵蓋物流保稅倉、海關監管倉以及卸貨平臺等物流服務、開展國內、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普通貨物倉儲服務、報關業務、進出口代理業務、保稅物流中心經營 、冷藏冷鏈物流服務以及園區管理服務等。
江門市珠西物流發展集團公司重點業務和項目包括:
一是通過項目投資、股權投資、招商引資等多種方式引入普洛斯、維龍、熙麥、嘉民、鹽田港、中順等全球物流業龍頭企業進駐產業園區,將珠西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成為國家級物流樞紐大型基地,發揮對江門乃至對粵西制造業的服務保障功能,打響珠西國際物流產業新城品牌。
二是與深圳港集團(原鹽田港集團)合作投資5.26億元建設國際陸港一期項目,包括國際陸港啟動區(包括倉儲中心和跨境電商業務樓)、疏港路配套綜合管廊工程及疏港路連接鐵路貨場工程(包括規劃二路和規劃四路)三個子項目。
三是計劃繼續與深圳港集團合作投資8.6億元建設國際陸港二期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66.55畝,工程總造價85911萬元,分兩期開發:1.珠西(江門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包括大宗商品堆場、大宗商品交割倉和大宗商品交易大樓);2.珠西國際集裝箱調撥中心(包括公路分撥中心及國際集裝箱堆場)。
四是集團公司通過珠西國際物流中心產業園平臺,利用“兩條鐵路、三個港口”資源優勢,積極融入灣區產業體系,率先在粵西地區開通鹽田港班列、高欄港班列、南沙港班列,同時于2022年開通中歐班列、中老班列,形成了“買全球、賣全球、運全球”大型通道體系,提升了鶴山乃至江門企業的發展競爭力。
貫徹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新理念
鶴山市耀能能源集團公司是鶴山市能源產業的投資運營公司,公司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扣省委“1+1+9”、江門市委“1+6+3”工作部署,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發展路徑,貫徹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新理念,全力落實好中央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行動要求,實現鶴山市“無廢城市”目標。
鶴山市耀能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集能源產業、環保產業以及城市服務于一身的投資、開發、運營公司,業務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鶴山市全域路燈建設、維護和運營為基礎業務,為城市提供照明綜合運營服務。
二是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注入集團公司的充電站特許經營權,分期分批推進鶴山全域充電樁建設。
三是按照“市鎮聯動、政企雙贏”模式,市委市政府把全市公有資源光伏特許經營權注入集團公司,由集團開展鶴山市全域(包括全域公共機構屋頂及場地、公共基礎設施、集貿市場、連片可使用土地等可利用場地等)光伏發電業務,加快推進整縣光伏建設,推動鶴山實現節能減排和加快低碳發展。
四是全面開展我市“十四五”期間新的加油站點開發、建設與運營,探索特許經營權引入合作方模式,推動燃油、充電一體化站點建設和運營。
推動“文旅體”產業帶建設
鶴山市翔鶴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集文化、旅游、傳媒于一身的集團公司,集團公司以打造灣區康養休閑文化旅游產業為抓手,以“詠春擂”、“鶴山獅藝”、“龍舟賽”等傳統文化為臺,整合提升梁贊文化公園、文化中心詠春館、體育中心武術館等文化場所,充分利用鶴山深厚的傳統特色文化資源,大力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和鶴山特色歷史文化,建設高質量文旅、傳媒產業平臺,推動“文旅體”融合發展。
鶴山市翔鶴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業務主要為:
一是以產業化推動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開發以詠春拳、龍舟、鶴山獅藝等文化為代表的研學項目和文創產品;組織承辦“詠春擂”國際邀請賽、龍舟、獅藝等高水平的賽事和演藝活動;深挖李鐵夫、胡蝶、任溶溶等文化名人事跡,打造鶴山籍名人文化品牌,擴大鶴山傳統歷史文化的國內以及國際影響力。
二是依托古勞水鄉風景區、大雁山旅游風景區以及茶山“兩山一水”連片鄉村旅游示范區、百里生態畫廊、文化中心旅游景區、鶴山紅色旅游景觀等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創建一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旅游風情小鎮,打造珠三角周末游目的地。
三是承辦鶴山各類大型文化活動、游園活動以及鶴山市“春節花市”等活動,推動本土特色文化發展。同時,大力開展廣告傳媒宣傳與制作等業務,憑借文化和體育場館場地推動鶴山文化、體育產業融合發展。
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強生態效益
鶴山市潤林實業有限公司為國資性質,重點實施林地租賃整合利用,將整合后的林地流轉到市場化的國儲林項目公司,為我市國儲林項目的啟動建設提供林地保障,突顯了我市“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分類經營、長短結合、創新機制”的工作思路。通過租賃整合全市各鎮村組兩級集體林地,確保原林農利益不受損、村組集體收益明顯增加,實實在在地提高農民收入。
鶴山市潤林實業有限公司重點推進國儲林建設,國儲林建設是指在自然條件適宜地區,通過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改培、撫育及補植補造等措施,營造和培育的工業原料林、鄉土樹種、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國儲林建設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的生動詮釋,是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的重要工程,對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8-2035年)》,鶴山市納入了“粵桂瓊沿海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范圍。目前,鶴山市森林覆蓋率達52.49%,森林蓄積量達418.86萬立方米,森林總面積85.35萬畝,林業用地面積81.4萬畝,其中商品林36.3萬畝,公益林45.1萬畝。
國儲林項目建設還發展中草藥、種植養殖等林下經濟,積極推動林產品加工、生態旅游、康養基地等林業產業,將加快推進我市森林資源培育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實現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帶動經濟發展,讓廣大基層群眾共享“綠色紅利”,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落地見效。
責任編輯:黃俊亮
附件:
相關稿件: